夏帆

發表於 | 3.25.2009 | 無回應

30 June 1991, Tokyo, Japan
夏帆(Kaho)是藝名(Stage Name)... 真名不詳
很久沒看日本的影片
直到看了 Okuribito[2008]おくりびと =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aka Departures
該片是日本電影睽違五年的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之作, 是第 12 部入圍該獎項的日本電影
同時也是自 1956 年後獲得最佳外語獎的日本電影
唷... 夏帆和這部片子沒有關係...
會知道她是因為重啟對日本影片的興趣後...
於是看了電視版的 Homeless Chuugakusei[2008]ホームレス中学生 = 無家可歸的中學生
她飾演田村裕的姊姊(田村幸恵)
這是一部寫實但很扯的戲...
寫實在於是由田村裕(日本搞笑藝人)的自傳所改編, 扯的是飢不擇食的橋段
比起電影版(還沒看)的小池徹平黒木辰哉明顯比較像田村裕
而且小池徹平田村裕(本人)在電視版裡還有特別出演, 蠻有趣的
剛開始還覺得夏帆非常普通, 平凡到忘了她的存在
前半段只注意到她跑起來時非常令人訝異的身影, 但後半段著實見識到她的演技
想, 也只有她才能演出這樣的角色...
接下來依序看了幾部她的作品

Sunadokei[2008]砂時計 aka Sand's Chronicle
Tokyo Shojo[2008]東京少女 aka Tokyo Girl
Utatama[2008]うた魂(たま)♪ = 歌魂
Tennen Kokekko[2007]天然コケッコー = 天然子結構

清一色是中學生的角色設定, 個人認為她演起來毫不遜色
而這幾部也顯示出日本電影的調性... 拍攝手法感覺類似 道格瑪95(Dogma 95 或 Dogme 95)
只是 道格瑪95 中規定(必須承認扯太遠了)
  1. 攝影機必須是手持的(商業電影不太可能, 除了 Cloverfield[2008]科洛弗檔案)
  2. 電影不能包含膚淺行為(界定很模糊, 砂時計 中的自殺可能算是) 
  3. 時空上相距較遠是不可以接受的(東京少女 時空相差近百年) 
  4. 光學處理和濾鏡是被禁止的(這如果包括合成的畫面, 那 天然子結構 就違規了) 
  5. 音軌永遠不能與圖像分開錄製, 配樂不可以使用, 除非音樂是攝製的場景裡出現(歌魂 無從判別)
話說... 沒圖像沒真相... 有興趣請自己谷歌
只能說... 夏帆真的很可愛, 尤其笑開了之後, 她幾乎可以露出上下兩排牙齒
還有, 她在 無家可歸的中學生 中左手持筷子, 歌魂 中左手拿筆; 證明官方資料沒有錯(慣用左手)
 
最後, 知道嗎? 上面提到的五部日本電影(不包括電視), 就有四部由日活撮影所協力
之前報章的大驚小怪就因為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的導演曾拍過日活撮影所的成人電影
而 砂時計 和 天然子結構 都是選擇 島根縣 作為鄉下背景的
自由的百科全書這樣的描述島根縣
島根縣, 南界廣島縣, 北臨日本海, 是個比較偏遠的山區縣份
此縣人口稀少, 在 6,707.46km² 的土地上, 只居住 742,000 人
農田只佔總面積的 1/15, 工業發展也較緩慢, 但這土地卻是日本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在日本最古老的史書《古事記》和《日本書紀》中就有不少記載
豐富的文化遺產和諸多有關日本建國的神話故事, 使它成為一個令人嚮往的旅遊觀光縣

Single-Shot Sequences

發表於 | 3.13.2009 | 無回應

一鏡到底...
很專業的術語, 我非專業, 但在此介紹(突然想到一句很酸的話: 留給專業人士來處理...)
剛看了 2007 年 Exploitation Film 類的 Grindhouse 之 Double Feature
Quentin Tarantino's Death Proof 及 Robert Rodriguez's Planet Terror
本來只是要查演員的資料, 結果跑出一堆上述專業名詞的說明
因此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谷歌
而我要分享的, 應該沒有人提到... 應該...
首先, 這兩部影片雖然劇情是天差地別, 但應先從 Death Proof 看起, 再研究 Planet Terror
而 Grindhouse 也是將 Death Proof 列為放映的第一部影片
因為有部分人物相關, 照順序看應該有奇妙的樂趣吧...
 
回到主題 Single-Shot Sequences...
Death Proof 中, Quentin Tarantino 式的風格, 讓我一度無法看下去
因為片中兩個案件, 都從三到四個女孩子的閒聊開始... 而我實在對她們的聊天內容沒有興趣
只好一直注意鏡頭的變化及畫面的調色
嘿嘿, 竟讓我發現第二段的 Women's Talk 中, 竟然以將近八分鐘的一鏡到底
持續圍繞著四個女孩, 以單一運鏡觀察她們的用餐及閒聊
這個記錄已打破我所知 Children Of Men[2006]人類之子 的六分鐘
不過 Children Of Men 的技術較高明, 難度較高
該片的一鏡到底, 如果就挑戰手法而言, 用了三次; 而最長的六分鐘竟用在槍戰上
鏡頭或說攝影機必須不停變換位置, 不像 Death Proof 的八分鐘是一直圍繞著桌子轉動
倒是可以學學如何掌控節奏, 運用在拍 DV 上, 就不至於讓人暈頭轉向
 
順道提一下 Planet Terror 好了; 一直到後半段, 才明顯惡搞得太嚴重...
但是比起日本的 The Machine Girl[2008]機關槍少女
我就比較無法接受 The Machine Girl 的創意角度, 尤其 拷貝 的手法
而片中自爆腦袋的小朋友是導演的兒子... 真有趣, 有錢大家賺

設定 denyhosts 的服務

發表於 | 3.02.2009 | 無回應

今天 make 了 denyhosts, 主要是看上其使用 python 所開發的

而且容易 cygrunsrv 為服務(daemon), 雖然 crontab 也是個方法

沒有意外的話, make 完後, 安裝目錄 /usr/share/denyhosts 的 owner 是 $USER

如果沒注意到, 一般直接 cygrunsrv -I 後, 啟動服務絕對會失敗...

根據官方的說法是, daemon mode 須 run DenyHosts as root...

因此, 先修改權限吧
$ chown -R SYSTEM:Administrators /usr/share/denyhosts
接著再安裝設定服務
$ cygrunsrv -I "CYGWIN denyhosts" -p /bin/denyhosts.py \
-a "--daemon --config=/usr/share/denyhosts/denyhosts.cfg" \
-x /var/run/denyhosts.pid -o

如此, 便能以本機系統在開機後啟動服務

假如 /var/log/denyhosts.log 已經存在的話, 記得 chown 為 SYSTEM:Administrators

否則會 permission denied 而終止啟動

另外, denyhosts 啟動後的 HOSTS_DENY, 如: /etc/hosts.evil, 也一併檢查

Evan Rachel Wood

發表於 | 3.01.2009 | 無回應

7 September 1987, Raleigh, North Carolina, USA
今天上 imdb.com 找資料時, 在首頁看到她, 一時認不出來
一度以為是 Leelee Sobieski(10 June 1983, New York City, New York, USA)
仔細讀了一下... 喔, 原來她在 The Wrestler[2008]力挽狂瀾 中飾演 Mickey Rourke 的女兒
那部片 目前 沒興趣, 所以還沒看... 劇情不夠吸引人吧...
不過我相信其中所要表達的父女之情, 應和 King Of California[2007]加州之王 中
她和 Michael Douglas 之間的微妙親情相去不遠(我猜的啦)
而 Evan Rachel Wood 早在 Running With Scissors[2006]一刀未剪的童年 就引起我的注意
該片的男主角 Joseph Cross 在 Milk[2008]自由大道 中也有演出
片中 Evan Rachel Wood 飾演一個出生在一個怪怪家庭中的一個怪怪美少女
事實上, 她也是個怪咖... 因為我無法理解她曾和 Marilyn Manson 拍拖
然後呢, 有段時間變得很哥德... 重點是, 兩個相差十九歲...
附帶一提的是, 她曾在 S1m0ne[2002]虛擬偶像 中飾演 Al Pacino 的女兒
 
Running With Scissors 是講述對母親的回憶與想念
和該片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 A River Runs Through It[1992]大河戀
一樣是小說改編, 一樣是對家人的回憶
不過 A River Runs Through It 的描述較深層, 兩部片的調性截然不同
A River Runs Through It 的導演是 Robert Redford, 也演過不少戲
片中作者的弟弟由 Brad Pitt 出演再也適合不過了

Hindi

發表於 | 2.27.2009 | 無回應

Hindi 指的是印地語又稱北印度語, 即北印度的北印度語, 蠻狹隘的說法(字典查到的)
是除了英文與中文以外最多人使用的語言
在印度預估有 4 億 8000 萬人使用 Hindi 印度文
Hindi 由不同的子音和母音以組合方式而成, 印度文是非常複雜的文字
必須遵循字詞組合的文法規則, 該規則支配哪些文字字元元素可以彼此相鄰
或者變形為另一種形狀的連結字
而文字的組合, 依據多個環繞字元決定
總之, 很複雜的一種語言(Hindi = हिन्दी)
 
2005 年起, 全世界掀起所謂「金磚四國」(BRICs) 的熱潮
它不是指一個特別的磚塊, 而是四個國家英文名稱的第一個單字結合
分別是巴西(Brazil), 俄羅斯(Russia), 印度(India) 和中國(China)
這個「金磚」字眼大受矚目, 正反映全球新興市場投資發燒熱的趨勢
根據 2008 年聯合國的統計, 人口最多的前三個國家
分別為中國(13億3630萬), 印度(11億8620萬), 美國(3億880萬)
印度是第 2 個人口超過 10 億人的國家
官方語言是 Hindi , 英文則被視為第二種語言, 其他尚有 14 種不同的半官方語言
 
其實這篇的主題是跟電影有關...
Slumdog Millionaire[2008]貧民百萬富翁
該片獲得第八十一屆奧斯卡(2009)幾項大獎
會看這部片不是因為上述原因(那也不該是看電影的依據)
主要是因為該劇情的主軸由簡單而延伸至複雜, 可以娛樂也可深省(這是看後的說法) 
當初是概略瞭解劇情後, 對 Q&A 的 A 是男主角短短一生的經歷所構築而成的緣由
感到十分興趣, 所以囉... 一點都沒雷到喔, 呵呵
 
看完之後, 對印度有更深一層的瞭解, 我想該找時間把 Gandhi[1982]甘地 研究一下
查了查, Gandhi 於 2008 年八月底就在電腦裡了... 還沒看... |||
OK, 總之,經典起承轉合的 Slumdog Millionaire 絕對值得研究研究
絕對會讓你擺脫 印度麥克 的搞笑印象, 再說 印度麥克 只有在台灣是被惡搞的, 唉
該片徹底的展現印度... 貧窮, 火車, 宗教, 音樂...
而音樂如果成功, 電影已經算完成一半了
這也為何「印度莫札特」A.R. Rahman 的 "Jai Ho(Celebrate Life)" 得到最佳電影原創歌曲


這也是我常常堅持看完 Credit Roll 的原因
 
延伸觀影... Taare Zameen Par[2007]心中的小星星... aka Stars On Earth
該片長度超過 2.5 個小時, 後半段的代課美術老師是該片的導演(Aamir Khan), 他可大有來頭
其中跛腳的同學(Tanay Hemant Chheda)也飾演 Slumdog Millionaire 的 Middle Jamal
而這部片子的元素上面都有, 音樂更是量身訂作的成功
更印證了英語是印度的第二語言
因為印度同胞混用語言的特質就像我們熟練的國台語混合使用一般流利
最重要的是同樣感人... 而且充滿希望

Movable Type 4.x

發表於 | 11.01.2008 | 無回應

今天另外以 DBD::mysql 來實作 MT 4.x, 採用的是 Open Source 版本.



很順利, 而之前 DBD::Pg 一直無法解決

加上 Windows 系統記錄裡, 三不五時提示 PostgreSQL 應用程式錯誤(INSERT 的問題)

MT 3.37 卻運作正常, 應該是 MT 裡 ACTIVITY LOG 所致...

想說, 本來就拿 Cygwin 作 SSHD 及 SMTP, 系統已經搞了很大

就再加入 PostgreSQL 試試好了(持續觀察運作效能)...



於是, 我試了 Cygwin 下的 PostgreSQL

記得以前試過 7.x, 但今天裝 8.x 卻在環境變數及系統服務的部分卡了不少時間.

裝好後, 將 Windows 版 PostgreSQL 裡的資料連同 Moodle 匯入到 Cygwin 下

3.37 版改走 Cygwin 服務; 而十月份的兩則網誌則使用 MT 的匯出功能, 轉存到 4.x 版的 MySQL...



Open Source 版本在個人化方面會比較累, 而 4.x 的確比 3.x 進化許多, 更多的關連性, 更系統化的後端管理...

感覺 WP 一直在套用 MT 的創意...

而 MT 的靜態頁面技術使得即使資料庫掛點, 頁面的瀏覽也不受影響, 我開始受不了 WP 的速度了.

安裝 PostgreSQL 8.x, non-installer version

發表於 | 10.26.2008 | 無回應

PostgreSQL 7.x 與 8.x 在安裝條件上有很大的不同.

7.x 需在 UNIX 的環境下, Windows 下則得透過 CygwinW (Linux-like environment for Windows) 實現; 而 8.x 則已支援 Windows 的系統, PostgreSQL 的網站在 8.0 以後皆提供了 win32 binaries.

選擇 non-installer version 的理由除了與 MySQL 一樣外, 主要因為是 PostgreSQL 的 installer 會自動為 Windows 新增一位在本機上受限制的使用者(postgres), 其用意是藉由他來執行在 Windows 上 PostgreSQL 所提供的服務, 以避免安全性的問題; 但以下的作法是由本機系統(Administrator\USER) 來啟動 PostgreSQL 的服務, 使用資料庫的角色(role)在本機伺服器端實際上並不存在, 而是由一個幽靈使用者(以下以 root 為例)所管理.

將 binaries-no-installer.zip 解壓縮到 PATH\TO\PostgreSQL
新增 PATH\TO\PostgreSQL 到 Windows 的 PATH 環境變數裡
新增目錄 PATH\TO\PostgreSQL\data

執行命令提示字元(cmd.exe), 進入 PATH\TO\PostgreSQL\bin, 執行以下命令

產生必要的資料庫檔案及指定格式, 並建立管理員(root), 且在後續的作業中指定密碼
> initdb.exe -D PATH\TO\PostgreSQL\data -E UTF8 --locale=C -U root -W

階段性啟動資料庫
> pg_ctl.exe -D PATH\TO\PostgreSQL\data -l logfile start

或註冊一個名為 PostgreSQL 的服務
> pg_ctl.exe register -D PATH\TO\PostgreSQL\data -N PostgreSQL

啟動服務
> net start PostgreSQL

停止服務
> net stop PostgreSQL